发表时间: 2018-08-06 00:00:00
作者: 广州市胡和红木家具有限公司
浏览:
榫卯是中国古典家具的灵魂,是红木家具立足于世界顶端的根本。而榫卯的结构有千百种,但按形式分,可分为明榫与暗榫。
明榫与暗榫的区别
平板角按合用燕尾榫而外露的称明榫,是指制作好家具之后在表面能看到榫头;反之 称为"暗榫",暗榫是在家具表面上看不出来的,因为两部件结合后不露榫头,所以也叫闷榫。
明榫也称出榫、过榫、透榫,即榫头从卯眼中穿出,但榫头顶端与被连接部件的外表相平。在明代家具中多见。 明榫多用在桌案板面的四框和柜子的门框处。
暗榫
暗榫也称半榫,榫头较短,卯眼不打穿,从外表看不出打孔的痕迹。由于 暗榫榫头不外露,故板头根据板料的厚薄,均需留出一段45°的夹角做法,大大增加了工艺难度,但考究的硬木家具均采用暗榫而不用明榫。
暗榫的制作难度要远大于明榫,其要求榫卯的结合必须严丝合缝,因为暗榫加明楔是要不得的。暗榫加暗破头楔是绝活儿,永远拆不下来的,除非将其破坏。
随着暗榫结构在家庭家具中的使用,清中期的民间硬木家具也有相当一部分使用了暗榫结构。